当前位置:九游会网址最新-j9九游会登陆入口 |
|
丽水莲都:以“五美”为媒赋能亚运绽放华彩 以“创新”为帆驱动莲都走向世界 |
||||
|
||||
2023年以来,丽水市莲都区以“全域美丽,全民富裕”为美丽城镇建设的奋斗旨归,以贴近迎亚运城市品质大提升行动为契机,系统推进环境治理和城乡品质提升工作,着力绘就内蕴莲都文化的多彩美丽城镇画卷,为金秋九月的亚运省会献礼、护航,为展现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风采贡献建设力量。 融聚绿色生态亮色,激活“亚运动能”,赋能美丽城镇焕发光彩 借亚运东风,彰显亚运会宣传片《山水间,遇见浙江》的生态风貌,莲都区高质量落实“十个一”为标志的美丽城镇建设要求,按计划、分步骤落实2023年老竹镇、岩泉街道、万象街道的创建要求,着力立足生态优势,做活山水文章,展现生态文明之乡的“浙派”风采。 一是凝心聚力,做优“绿色生态”之“共情文章”。莲都区聚力以绿水青山写下高分生态答卷,献礼8月19日首个“全国生态日”,积极探索“林长制”,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,驱动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理念真正落地。岩泉街道全面实施绿色发展战略,延伸发展余岭高山蔬菜、枫树湾杨梅、黄畈桃子、雨伞岗葡萄等特色产业,在拓展产业链条,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,深度做好产业项目中“绿色”文章,维护自然生态环境,截至目前,在2022年建成绿色田园13亩基础上,新增、扩建“高山荒野茶”“农光互补”“轩德皇菊”项目3.39亩。 二是携手并进,做强“绿色文明”之“共建文章”。莲都区着力探寻生态价值转化的多维路径,赋能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遥相呼应、相得益彰,循序渐进地将“天蓝山滤水清”宏伟蓝图,分解细化落实为“施工图”、转化为“实景图”,为加快内涵式、跨越式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铺就生态文明底色。岩泉街道聚焦生态优势,实施绿色发展战略,大力发展余岭高山蔬菜、枫树湾杨梅、黄畈桃子、雨伞岗葡萄等特色产业,延伸产业链条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老竹畲族镇通过集体流转、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盘活集体闲置的土地、山林,打造赤坑香榧基地。举办丽水市欧美同学会举办“浙丽同心·海归学长行”服务乡村活动,充分发挥归国留学人才优势,用好“问海借力”金钥匙,持续为赤坑村香榧产业发展蓄能助力。 三是多方协力,做实“绿色生活”之“共治文章”。莲都区始终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态发展理念,融通贯彻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的治水路线,竭力创新绿色生活体制机制,加强顶层设计,精细化管理水资源,增强全域节水意识,激活节水内生动力,合力打通绿色生活的任督二脉。以此为基础,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,增进域内居民保护生态环境、和谐健康生活的共识。岩泉街道坚持环境美、精神富两手抓,着眼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、精神生活需要,大力做好图书室、活动室、休闲广场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改造升级工作,改扩建面积3000平,新增图书、颜料等文化用品、设施13件,并定期组织开展邻里节、七彩编织社等群众性娱乐活动,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。 融汇农业致富妙策,打响“亚运品牌”,助力美丽城镇创新蝶变 对标亚运特色品牌创建系列要求,推进民生事业可持续、综合化、高质量发展,莲都区着力探寻农业农村改革的创新蝶变路径。遵循“因地制宜”的建设原则,聚焦开掘域内城镇建设的内在潜能和源泉动力,以“产业美”带动“共同富”,续写美丽城镇建设“新篇章”。 一是聚焦“特色惠民”发展原点。莲都区依托“民生议事堂”,高效践行助发展、惠民生、聚共识、促和谐的多维目标,切实将民生实事项目付诸实践,进而循序渐进地落实民生“十件事”,更有针对性地回扣居民需求,对标美丽城镇建设要求,彰显莲都区的发展势能。以此为基础,莲都区运用数字化改革举措,推进产业及惠民政策梳理整合和上线兑换,赋能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和个人都享受到经济政策带来的红利,让惠民事业向下发展、持续深耕。大港头镇全面推广“浙里办”“政务服务网”等网上、掌上办事途径,让“一次办”成为新常态。大港头镇最多跑一次窗口年度办件量达582件,镇村两级代办7643件,政务服务平台2.0接件205件,在承诺时限内办结率100%,好评率100%。 二是聚合“农业改革”发展支点。莲都区植根地域特色,挖掘生态优势,坚持高标准谋划、高站位布局,助力乡村振兴,从走美丽乡村跨越至走美丽城镇之路,坚持统筹融合、提质增效,聚焦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生活富裕,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岩泉街道通过产业发展、就近就业、土地租赁等途径,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全面落实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、低收入农户“菜单式”产业扶持政策和“雨露计划”,惠及产业扶持对象89户,补助资金16.5万元。2022年,岩泉低收入农户收入达到13330元,万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实现清零。 三是聚力“共富共美”发展落地。莲都区立足“五美”发展标杆,竭力壮大美丽城镇产业发展现代化,创新乡村新模式,蹚出一条“共富工坊”模式,全面加强统筹谋划,真正做到乡村蝶变全面振兴,共富共美,真正让域内“新农村”步入美丽城镇建设高速公路,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阶目标。碧湖新城立足特色工坊拓宽共富单元就业路径,打造农旅融合共富工坊、来料加工共富工坊、“共富车间”、画乡“艺术工坊”等,提供就业岗位2400余个。文旅融合展现共富单元靓丽颜值。串联浙江军工厂遗址、百年党报馆等形成红色路线,举办碧湖新城田园半程马拉松赛等赛事、研学活动,全方位展示风貌样板区宜居宜业城乡气质和独特文化魅力。 融创文旅融合路径,开掘“亚运潜能”,驱动美丽城镇产业升级 为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地向亚洲人民展现“浙”派风采、宋韵风姿,莲都区聚焦“打造全域样板,实现全域美丽”的建设目标,坚持擦亮宜居底色、推动农文旅融合、加强数字治理,促使美丽资源向“美丽经济”延伸,在流淌千年的“诗与远方”中解锁新时代美丽城镇的共富密码,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乡镇添加澎湃动能,为亚运城市的多彩画卷增添莲都印迹。 一是打造“全方位”产业联动格局。莲都区以“古堰画乡.诗画田园”县域风貌样板区为重要抓手,绘就美美与共的共富新图景,凝心聚力打造产业联动新单元,把握产业联动的“金钥匙”,念好产业联动的“三字经”。大港头镇依托古堰画乡核心景区资源及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机遇,重新激活画乡旅游市场,拓展乡村游、研学、村播等新业态新模式,积极推广“互联网 农业”新型产销模式,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。大港头镇以茶为媒,推进产业创新、动能培育,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,成功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转化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“聚宝盆”。老竹畲族镇坚持项目为王,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大比拼活动,实施香榧基地提升专项行动,借力强镇项目的品牌宣传和营销,以电商直播、农旅结合、镇企结对做大“赤坑香榧”影响力。持续发挥好“数智助农”党建联合体和山哈党建联盟等党建联盟作用。将项目建设纳入村级党组织“三考三比”内容,实行村主职干部“领雁指数”数字化考评,打造有效服务“强基共富”工程的农村头雁队伍。坚持主导与配套、短期与长效相结合,建造香榧基地加工厂房,用于香榧存储和加工,推动香榧产业做大做强,进一步拓展产业综合功能,实现产业的“梦幻”联动。 二是打通“全链条”产业融合筋脉。莲都区依循共富风貌游线三年工作计的方针指引,2023年,凝聚向心合力,编制出首条风貌游线,即莲都“古堰画乡.诗画田园”共富风貌游线成功出台。该游线起点位于碧湖镇堰头村游客接待中心,终点位于九龙湿地国家公园,途径4个点位,全程约26.7公里。为全面展示风貌游线成效,我区精心制作了游线手绘图、平面图、短视频等宣传资料,综合展示莲都风貌之美、人文之优、共富成效,凸显文旅融合产业创造性发展。万象街道持续把优化营商环境“一号工程”抓紧抓实,用好文昌里1950文创园这个“青年 文化 共富”的多元阵地,并深化商圈网格驿站作用,以特色街区、新老市场为载体,同步搭建共富工坊、人才之家、青年驿站等服务平台,谋划周边商圈网格驿站,打造政策宣传、业务洽谈、创业交流的“一体化”商贸服务平台。目前,“处州夜巷”一期已入驻摊位及商铺102个,日均客流量约5000人次,日均营业额达10万余元,共计拉动消费1000余万元,实现了政府、商家和消费者三赢。 三是打开“全覆盖”产业迭代市场。莲都区为巩固提升共富单元创建成效,为全面营造“美丽丽水”新场景,争创全省美丽城乡建设先行示范区贡献莲都智慧,积极探索从“绿起来”到“富起来”的美丽城镇建设新路径,大力发展绿色产业,全面激活经济潜能,着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,提升产业发展的内驱力和原动力,携手绘就共同富裕“产业美”。峰源乡依托拥有国家专利“洞穴养蜂”技术,深度挖掘土蜂养殖产业,通过加大投资力度、开展技术帮扶等方式,打响“甜蜜”特色品牌,实现产业的内涵式、跨越式、高层次迭代升级,更大限度地提升乡民幸福感、获得感和归属感。() |
||||